“驻村是一场人生历练,让我懂得了如何真正为基层群众服务,怎样充分发挥一名党员干部的光和热。”今年5月,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岱瓮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队长江文,在结束三年驻村工作时,没有选择返回原单位——六枝特区委办公室,而是主动递交申请驻岩脚镇龙泉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接村民家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小洋楼、通往县城的村村通客车……走进六枝特区岩脚镇龙泉村,一幅新时代乡村风貌映入眼帘。初到龙泉村,江文并不陌生,因为他有“底子”,知道当地老百姓要什么。 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江文参与村支“两委”会议8次,村民小组长会议4次,院坝会2次;全覆盖走访建档户余户次,对重点“八类”户走访均达2次以上,为民解决实际困难10个,基本掌握了村情及部分村民的家庭状况。 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之余,江文和村民交朋友、谈心谈话,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龙泉村一组(云背后)村民赵秀英因生病,养老保险年审不能亲自来村委办理,江文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解决养老保险年审问题。 原来,赵秀英常年生病,一直在六枝城区子女家生活,因子女不懂现在通讯技术的应用,无法提供有效证明。江文了解这一情况后,驾车带上村支两委成员到其子女家中探望,并取相关的安康证明,确保了其养老金按时发放。 龙泉村一组(云背后)村民杨成强因在城区购买商品房,房屋未按时交房,造成孩子就学难,江文知道后,主动联系,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这期间,不管是购房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租房时交的近半年的水电费等印证资料,或是到那平路居委会出具相关的居住证明,到教育局基教股登记后安排入学,江文就像一个“护道人”一样,杨成强走到那里他就送到那里。 在得知村民洪元龙之女洪艳子,就读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考成绩分(理科),录取学校遵义医科大学后,江文又积极和特区团委对接争取““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计划,但因名额有限,最终没有争取得到。 8月16日,在得知“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后,江文及时和学生洪艳子对接,现已经填好申请。 …… 群众事,无小事,江文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很快与村民融为一体。 工作中,江文深刻体会到,要改变农村面貌、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帮助村民纾解思想“疙瘩”,帮助他们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谋发展。很快,在江文的带动下,村里修复并维护的路面余米,庭院规划整治余间;结合龙泉村游客多的特点,龙泉村老百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3个大棚种植草莓。 “短短几个月时间,小江先后开展‘第一书记上党课’2场,党员大会3场,覆盖党员34名,参与人数达90余人次;专题宣讲4场次,余人次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6件,已完成6件。调解群众矛盾6个。小江的用心用情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基层就需要这样的干部!”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姚安祥说。 在江文看来,“我,从农村走出再回到农村,因为这里有我的亲戚朋友,我爱这里的每一个人。我要用自己的所学,当好他们的‘护道人’,让他们增加收入,实现生活富裕。这样,他们的梦圆了,我的梦也就圆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谢勇勇 编辑黄瑶 编审马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