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7月12日下午,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六盘水市民政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近日出台的《六盘水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了深入解读,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本次新闻发布会由六盘水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居应兰主持,市民政局局长周焕品对《实施办法》进行了解读,市民政局副局长覃才科、市社会救助局局长邹兴跃等现场回答记者提问。中央、省、市11家新闻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

《实施办法》整合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建立起了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全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进入了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统筹发展阶段,对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安全网、补齐民生保障“短板”等有着重要意义。

新的救助办法围绕大扶贫战略,以解决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其基本需求为目标,从供养范围、特困人员认定、救助供养程序、救助供养内容、救助供养方式、救助供养标准、资金筹集管理和发放、保障制度衔接、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及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责任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规范。

按照《实施办法》,六盘水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执行;照料护理标准分为全护理标准和半自理标准、全自理标准,分别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和50%、20%的比例执行,以适应不同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服务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人数和照料护理需求,按照不低于1:1.5、1:3、1:10的比例为全失能、半失能、全自理特困人员配备服务工作人员。新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尊重特困人员意愿和供养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合理安排救助供养形式,鼓励特困人员入住供养服务机构,优先安排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入住供养服务机构,对智力残疾或患有精神障碍的特困人员应指定符合条件的供养服务机构接收,充分体现了救助供养制度的公平性、精准性。特困人员涉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多个群体,《实施办法》从提高救助效益和提升托底保障合力、防止福利叠加出发,对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与相关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救助制度衔接作出了具体规定,厘清了制度边界,把有限的救助资源用于最需要的救助对象,确保制度公平运行。

目前,六盘水市共有城乡特困人员人,特困供养机构73所,床位数张。其中,集中供养人,分散供养人;城市特困人员人,农村特困人员人;全失能特困人员人,半失能特困人员人,全自理特困人员人。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提纲记者:

通过刚才周焕品局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是《实施办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那么,我们想了解,这一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焕品:

城乡统筹一直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社会政策,特别是社会救助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理念,也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六盘水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就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制度安排上体现了城乡统筹。过去农村五保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政策进行保障,城市“三无”人员是通过纳入城市低保政策进行保障的,这次通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把城乡特困人员统筹到一个制度里面,在一个制度里保障。第二,在救助对象方面实现了城乡统筹。无论城乡,凡是符合《实施意见》所列条件的“三无”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都可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第三,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体现了城乡统筹。一是在供养标准上,按照《实施办法》规定,无论城乡,在六盘水市都统一执行一个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二是在资金保障方面,也体现了城乡统筹的原则,要求建立统一的资金保障渠道。三是在供养服务形式上体现了城乡统筹。供养服务分为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无论是城市的“三无”对象还是农村的“三无”对象,都是通过这两种形式给予保障。

记者:

我们也注意到,除了特困救助制度以外,政府在民生领域还有其他的一些保障制度,那么,特困救助供养制度如何有效衔接其他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呢?

覃才科:

很感谢你对民生民政工作的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哪个专家治疗白癜风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