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六盘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已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关于“旅游”的盛会聚集了微博、 盘州素有“滇黔锁钥”之称,文化悠久、底蕴深厚,古驿道、古桥梁、古建筑处处可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三线”文化交相辉映,境内有4个国家4A级景区、5个国家3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省级“个旅游景区”。 六盘水市委常委、盘州市委书记付国祥说,近年来,盘州主动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大潮,围绕“大健康山地特色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目标,坚持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势头突飞猛进,旅游收入、接待人次年均增幅40%以上。 开幕式现场表演图。石小杰摄 “村里开始搞旅游开发,这两年变化特别大,回家发展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年,盘州市保基乡陆家寨村村民陆荣兵返乡开办农家旅馆,摇身变为“小老板”,生活大变样。 这一年,保基乡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家乐、农家旅馆如雨后春笋,旅游接待能力大幅度提升。保基乡的变化,是六盘水市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六盘水因煤而兴,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它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对资源过分依赖,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危机步步紧逼。 开幕式现场表演图。石小杰摄 近年来,六盘水各级政府一方面“关停并转”,强制关闭了一批小煤矿,一方面推动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矿区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并同时寻找替代产业,寻求突围之策。 审时度势的六盘水,把“养生旅游”作为这座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把休闲和度假作为旅游产品的主打元素,提出围绕建设“旅游休闲度假城市”目标,深度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的旅游产品。 据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介绍,六盘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六盘水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倾力打造了温泉、索道、山地运动、低空飞行、水上娱乐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成功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鞭陀大赛、国际滑翔伞赛、环中国自行车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赛事;全力留住了瀑布、溶洞、峡谷、湖泊等一处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中国凉都”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年,六盘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前三季度,六盘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亿元,旅游业发展持续“井喷”。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辉说,从世界旅游发展来看,文化和自然是两大主题,六盘水市同时拥有这两大资源,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议六盘水市按照“旅游化”的发展方式来推动相关产业附加值的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汪文学看来,当前六盘水旅游发展风头正劲、势头正足,希望继续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重要抓手,抓好旅游扶贫各项工作,使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让贫困群众分享旅游发展成果。 六盘水,一座因“三线建设”应运而生的工业基地,正以“冰雪+温泉”站位贵州省冬季旅游格局,形成贵州省冬季旅游热地,助力脱贫攻坚。(完) 中国新闻通稿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贵州六盘水市旅游工作推进会签约投资64.95亿元 国际在线贵州频道消息:10月18日,六盘水市旅游工作推进会在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召开。现场签约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64.95亿元,涵盖景区开发、建设、运营等方面。会上,六盘水市旅发委还通报了全市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推进情况。 签订旅游投资协议 ??近年来,六盘水市旅发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旅游示范县(区)为创建契机,创新“旅游+扶贫”等多产业融合模式,重点突出规划引领,抓精准落实;突出政策扶持,抓协调推进;突出服务提升、鲜花人才培训等七个方面推进落实,强力推动山地旅游持续“井喷”,助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 ??年,六盘水市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亿元,同比增长57.8%和60.8%;今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亿元,分别增长了42.32%和47.38%。截至今年8月,已录入旅游精准扶贫云系统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58万人,九项工程带动4.7万贫困人口受益,其中A级景区带动人增收,乡村旅游带动41人增收,越来越多群众正在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红利”。(图/文欣路编辑田秋情) 中国网 多彩贵州网 贵州日报 乌蒙新报 六盘水广播电视台助力旅发,我们在行动!六盘水历史韵味深厚,文化元素丰富,推动全域旅游的脚步从未停过,在新时代,六盘水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座文化新城、旅游名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一步,六盘水将坚持全域空间构筑,着力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全域产品构建,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坚持全域产业联动,着力丰富旅游业态;坚持全域服务提升,着力推进满意旅游,让游客游得更顺心、更放心、更开心,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责编/赵璐璐图/网络 ▼更多精彩推荐,请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西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