黝黑、挺拔 身着交警制服的身影 犹如“标杆”屹立 对于这座城市来说, 这个身影是如此的亲切、熟悉。 他就是盘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 协警万磊 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到红果, 大街小巷中总能看到他忙碌工作的身影。 烈日炎炎,他在, 倾盆大雨,他在, 寒风凛冽,他依然坚守。 万磊(盘县红果城区交警大队交通协管员) 他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激昂的誓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 然而,正是在这平凡普通的工作中,他不辞辛劳,冒严寒,顶酷暑,无怨无悔,奔波在红果城区的大街小巷上,实践了一名交通协管员对平凡的超越。一路的风尘仆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见证着他奋发有为,奉献交通管理的光辉历程。 一次次,搀扶老人、护送儿童,一次次,风雨里、泥泞中,为车辆开道、送行,从一开始的不解、疑惑甚至嘲笑,到最后所有人为之感动,他始终坦然面对、初心不改。他用自己的高尚人格,为这座城市树立起了一个“标杆”。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了,这份工作就是对市民生命旅程的最好呵护” ——万磊 年12月2日,一名小孩在红果胜境大道第二红绿灯处迷路,被万磊发现后,他立即通过多方面联系,又在他的精心帮助下,不到半个小时,那个小孩安全回到了父母身边。 年6月,一场大雨夹着冰雹,突袭红果城区。根据以往的经验,月亮山广场门口肯定受水灾了,万磊急忙骑上摩托车赶去。 年8月20日,万磊正在执勤,看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快速驶过,当行驶到转弯路段斑马线时,刚好有一个小女孩飞快地跑了出来。此时,轿车已经来不及制动。眼看小孩就要被小车撞上,没来得及多想,万磊跑过去一把抱住小女孩,紧紧护在怀里,接着一个急转身侧滚,轿车擦着他的衣角冲了过去。孩子得以脱离危险。 一次,刚下班的万磊正准备回家吃饭,一位70多岁的老人跑过来,着急地说:“同志,我找不到我儿子家。以前来过,现在搬了,来时急忙忘了打电话,找了一早上,都没有找着。”“别着急,我送你去。”几经辗转,终于打听老人儿子所在地,将老人送到后才匆忙赶回家。 下雨天,万磊看到有个孩子在路边哭泣,他急忙上前询问,得知孩子是背着家人偷偷出来玩,找不到回家的路。他亲切地安慰道:“不要怕,叔叔这就带你去找爸爸妈妈。” ………… 在市民眼中,万磊是个热心人, 他总是急市民所急、解市民所难, 热情周到地为市民提供方便, 做老年人的儿子、外地人的向导、 肓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 “我穿着这身警服,就必须把百姓安宁放在心上。” ——万磊 作为一名交通协警,他不是警察,没有执法权。看到他对工作那么认真,有些人很不理解:这样做,值得吗?万磊说:“我虽然不是警察,但头顶国徽,代表的始终是交通民警的形象。我把本职工作做好了,就是为大家的安全负责。” 工作中,他平均每分钟做手势10余个,每小时转身余次,每个工作日仅变换站位一项就步行达10余公里,每天都提前1小时到岗,推迟1个小时下班。 “我的工作不是简单地站岗,而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观察路口各方的动态,方能保证交通畅通,守护百姓平安。” 交通协警工作是平凡的,轮换的是季节,不变的是他的身影。多年来,万磊同志尽职尽责,倾尽心血,无私奉献,时时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青春岁月无私奉献给了他所从事的公安交通秩序管理事业。 虽然他所做的一切是那么平凡而琐碎,但他那历经酷暑严寒的黝黑脸庞,他端庄严整的警容警姿,他规范的举止、文明的语言已深深印在无数盘县人民的心中。 “标杆” 年,被评为“爱岗敬业标兵”; 年,被评为六盘水市“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年,被授予盘县“五一劳动奖章,”; 年10月,获得三届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 年12月,获“感动凉都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年5月,入围省“贵人善行”“感动贵州身边好人”候选名单; 年,被评为市交警支队“大比武”先进个人; 年12月,被评为六盘水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万磊坚守的是真爱,守护的是平安。 他那双粗糙的手不知扶过多少老人、小孩 顺利安全通过斑马线。 日光荏苒,一晃8年过去了。 在万磊执勤的每一个地方, 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 只是万磊变得更黑、更瘦了, 鞋也磨破了一双又一双, 他的一言一行彰显着他的人生魅力。 (万磊一家) 来源:贵景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