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年来,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但与全国全省大多数城市一样,推进过程中的分类准确率不高、分类收运作业专业化不强等瓶颈问题不断凸显。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六盘水市结合自身实际,突出12项措施探索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水平。

第一招:纳入党建夯基础。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印发实施方案,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有方案有检查有考核有结果运用,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夯实基层基础。

第二招:入户宣传面对面。在做好街面宣传、活动宣传、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印制12万份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组织街道办事处、社区干部、志愿者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做到每家每户走到,一家一份分类指南并面对面地宣传讲解到位,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

第三招:志愿活动周周有。市县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团委、妇联等部门密切协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主题文艺演出、趣味有奖小活动等,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

第四招:学校教育常态化。分别编制幼儿园、小学、中学版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答等形式,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学生网上共同答题、组织学生到社区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家校社互动实践活动。

第五招:监督引导无死角。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制作个“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袖套发放环卫工人佩戴监督引导沿街商户和市民的投放行为。制作件“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员”马甲配发全市成型居民小区,小区监督引导员着装监督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公共机构和车站码头、银行网点、宾馆酒店等窗口单位建立单位人员轮流担任监督员制度,加强监督和自我教育。

第六招:投放设施便民化。通过新购、改造等措施,加强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区域的投放设施设置,不断满足市民投放需求。居民小区出入口基本做到各配置一组以上投放设施,方便居民投放和日常监督管理。针对居民小区厨余垃圾老大难问题,实行单独收集,日产日清。

第七招:红黑榜来红红脸。在单位显著位置、村居(社区)办公场所、居民小区人员经常聚集场所等位置设置宣传曝光栏,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群众的分类意识和行动自觉提升。

第八招:分类收运受监督。利用“”城市管理热线等接受市民群众对生活垃圾混装混运现象进行举报投诉,投诉举报纳入环卫部门及生活垃圾收运环卫工人的绩效考核,倒逼分类收运车辆的更新和改造。年以来,全市新购厨余垃圾专业运输车辆4台,改造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余台,逐步实现了对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收运。

第九招:设施建设促实效。针对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薄弱的问题,投入万元建成钟山区吨/日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处理范围涵盖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投入万元建成六枝特区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预算万元的六枝特区5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开工建设,预算万元的盘州市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建设中。按照“一个城区一个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一个有害垃圾暂存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进相关建设,力争年底前市中心城区、六枝、盘州城区的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第十招:考核通报助推进。印发了《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对各县(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和市级重点成员单位进行每半年一次的全覆盖的专项督查考核,考核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倒逼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水平的提升。

第十一招:政府规章促规范。六盘水市政府将《六盘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作为年度唯一计划出台的政府规章,目前该办法已完成论证工作,即将研究出台。通过对政府部门、行业系统职责职能的界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全环节全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十二招:执法处罚强保障。目前,市县两级城市综合执法部门正按照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和生活垃圾投放的相关规定,加强对“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等违法行为的巡查,在六盘水市城市综合执法“三步工作法”(宣传告知、纠正承诺、执法处罚)的基础上,对屡教不改的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相关条款进行严肃执法,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