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815.html

“病有所医”是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家门口的卫生室建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要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时,满足搬迁点居民的就医需求就是必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六盘水市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把卫生室建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医。

跨县安置机制进一步理顺。六盘水市跨县区搬迁人口主要集中在六盘水高新区,为确保搬迁群众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水城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在六盘水高新区管理范围内新设水城县红桥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和水城县石龙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有效解决水城县双水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过大、服务对象结构复杂的难题,方便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医。

医疗服务阵地进一步规范。合理设置医疗机构,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71个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并通过调剂业务用房实现了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四室分开”,规范配备输液架、担架等设备设施,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普通小病、常见病都能够得到及时治疗。

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落实国家“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政策,利用好“贵州省乡村医生千人需求计划”契机,允许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并向社会招录名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医学专业人员到各村卫生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医疗机构)工作。截至目前,全市7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共服务搬迁及周边群众20.7万人。

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时指导移交跨县区搬迁群众居民健康档案。做好建档立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对有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健康宣传指导咨询、处方、定期随访等服务,让搬群众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减轻群众看病垫资负担。截至目前,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医疗机构共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份,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机构门诊接诊人次,现场结报人次,救治大病患者人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