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治疗hpv https://m.39.net/pf/a_9375058.html 近日,记者从六盘水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六盘水市通过“五治融合”推进老旧小区治理,打造了一批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党建引领“联合治”。组织各市(特区、区)多次对辖区内城镇老旧小区进行摸排,并对排查出的老旧小区有关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制定实施计划分步推进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合力”的原则,成立老旧小区改造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48名市县领导分区域联系指导老旧小区,常态化开展问题协调、项目督办等工作。采取党建联建方式,对需改造治理的96个老旧小区,建立61个党支部、97个楼栋党小组,选派60余名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老旧小区改造治理临时党支部”书记,确保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有序推进。 党员示范“带头治”。建立“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街道(社区)以网格、楼栋为单元,根据报到党员的专业、特长认领服务,组织名党员到涉及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的街道(社区)开展工作。按照“党员住户带头、普通居民跟进”的思路,采取党支部入户动员、召开业主代表会议、联系党员住户等方式,动员党员住户带头拆违建、清隐患、引治理,不断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党员入户征求老旧小区改造治理相关意见2.47万户次,召开群众会场,收集群众意见1.9万余条。 激发群众“主动治”。充分发挥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在老旧小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以网格为治理单元,以“十联户”为治理主体,配备老旧小区网格员名,选出联户长名,常态化开展“居民说事”“民情恳谈”等活动,激发其自治动力。运用“党建+法治”思维,推进老旧小区“一室两员”建设,将法治资源、法治力量引入老旧小区治理,不断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探索以德润心、以德立行、以德化人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采取活动展板、宣传栏、网站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党员之家、文明家庭、社区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全面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厚植文化“融入治”。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业委会“三驾马车”作用,把“三线文化”、红色文化等植入老旧小区治理,采取建设文化活动阵地、开展文体活动等方式推进文化深度融合。在老旧小区配套建设文化活动阵地37个,建成图书室、“三线文化”展览室等18个。围绕小区建筑特色、邻里文化底蕴等,建成以“家文化”为主题的小区17个,培育居民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家文化”,弘扬文明和谐家庭新风。 红色物业“倾情治”。依托物业公司办公场所,精心打造“红色物业”服务站,设置“红色议事厅、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矛盾纠纷排解室、心理咨询室”等“5+N”功能室,实现居民需求“一站式”服务。开通24小时紧急援助热线,创建“红色服务窗口”“红色意见箱”等,全力打造小区服务“红色物业”品牌,今年来共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余个。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黄瑶 编辑鲁媛 二审刘定珲 三审孙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