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民族文化

编辑

民族风俗

折溪傩戏

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乡的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傩戏,以祭神驱鬼。集神、鬼、人于一体的傩面具扮相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观者踊跃,热闹异常。

采花洞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邻村邻县数千苗族同胞聚集于村东侧的一个洞前,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跳花节

农历二月十五水城县南开乡三口塘每年都要举行当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跳花坡”。届时成千上万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玉舍乡海坪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26]

长角苗

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一支奇特的苗族支系——长角苗族。他们常年隐居于海拔米左右的深山中,过着神秘而古老的部落生活,与外界绝少联系,至年仍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一种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苗族文化传统。其独特之处在于,妇女头顶上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有3-4公斤重的毛发。[27]

民间音乐

歌谣曲调

市境内的民族民间歌谣曲调抒情优美,感情朴实。有热情真挚、含蓄细腻的山歌情歌,如:仡佬族山歌、彝族山歌、苗族山歌、布依族山歌、水族山歌、汉族山歌等;有伴随红白喜事叙述民间习俗的酒令坐歌;有叙说传说历史的古歌以及轻松愉快的民间小调等。还有一些联曲体的民歌小调,如“宝玉哭灵歌”、“梁祝”等已呈现出戏剧曲调的雏形。

器乐及器乐曲调

六盘水各民族中,民间器乐主要有芦笙、唢呐、大筒箫、直箫、三眼箫、四眼箫、月琴、筒筒(二胡)、道琴、口弦、泡木筒、木叶、海螺、改装口琴等吹拉弹拨乐器,以及铜鼓、大鼓、花鼓、皮鼓、大钹、铙钹、大锣、锣、马锣、包包锣、铛铛、磐、铃、木鱼、师刀等打击摇摆乐器。各种器乐均有不同的组合谱子,在不同的场合演奏,较有特色和流行较广的有芦笙曲、唢呐谱、箫筒调、铜鼓谱等。[28]

民间舞蹈

六盘水民间舞蹈分布较广,并且种类繁多,样式不同、风格迥异。从舞蹈的作用和目的上分,大多为生活舞蹈,它是各居住民族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通常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

较有代表的有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唢呐花鼓舞、火把舞,布依族的铜鼓舞、撒麻舞、插秧舞等,以及世居民族间互有的酒令舞、盘歌舞、酒礼舞、板凳舞等和汉族的金钱棍舞、火龙舞、狮子舞、划旱船、花灯舞、扮象舞等等。

宗教、祭祀舞蹈

是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较有代表的有苗族的芦笙祭祀舞,彝族的唢呐花鼓舞、跳脚舞、海马舞、毕摩舞、板凳龙舞,仡佬族的祭祀舞,汉族的皮鼓舞、转场舞、师刀舞以及庆坛神社巫傩戏班表演的各类地(傩)戏舞、傩面舞、神舞、弥拉舞、端公舞、道师舞、师娘舞等。

社交舞蹈

市境较有代表性的社交舞蹈有彝族的搭体舞、铃铛舞,苗族的芦笙集体舞、布依族的竹筒舞等。

自娱舞蹈

市内较有代表性的自娱舞蹈有在各大工矿企业、厂区和城镇居民中跳的秧歌舞、交谊舞、威风锣鼓舞以及各类改编的集体舞、游行队列舞等。

体育舞蹈

六枝新窑一带“四印苗”支系民族跳的花棍舞,观赏性极强,为该市民间体育舞蹈的代表。[29]

民间戏曲

六盘水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30]

篝火晚会[31]

长角苗舞蹈[31]

傩戏[32]

采花[32]

跳花节[32]

篝火晚会[31]

文化遗产

六盘水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六个民族为六盘水市的世居民族。在长远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和传承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截止年,该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搜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多条,已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笙舞(箐鸡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等4个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盘县“老厂土法造纸”等24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同时,该市公布了三批市级代表作名录73项和两批县级代表作名录项。[33]

文物单位

洞穴进口

截至年,六盘水市共发现各类文物处,其中旧石器遗址在数量上(7处)和考古学价值上都居全省首位,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如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旧石器遗址之一。明代建筑保存数量亦较多,列贵州省前茅。在明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盘县普安州文庙一期维修工程已告竣工,该建筑完整保留了宋代“柱升起”工艺和承重斗拱的建筑风格。清代建筑既保留了中原传统,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地方民族文化,颇具特色,如盘县谢家祠堂六角亭、水城老城杨氏民居等。石刻年代较省内其他地区较早,其中六枝栏龙彝文石刻最为珍贵。盘县碧云洞摩崖石刻有24块之多,年代自明代中

城区夜景[34]

叶至清代晚期,这在贵州省是首屈一指的。市境内少数民族的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民族学价值。从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六盘水市各类文物中被国务院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8处。拟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处,拟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建有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35]

饮食文化

编辑

六盘水饮食文化具有地域性强、品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烹饪技艺灵活、肴馔制作独特、区域风格历史传承性和多元复合性等特点。主要名优小吃有:水城烙锅、水城羊肉粉、蒸蒸糕、郎岱酱、荷叶糯米鸡等等。[36]

盘县火把节是当地彝族同胞过年时庆祝活动之一,被称之为彝年,类似汉族地区过传统春节。彝族是盘县境内定居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都要为他们的盛大的节日举行欢庆活动,可谓是盘县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参与人数多、场面最为壮观的大型民族节庆活动。火把节期间,彝族同胞打牛、杀猪用来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敬畏之情。

免责声明:此图文来源于网络,图文为大家更方便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夕阳诚优旅游平台

赞赏

长按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参地益肾口服液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