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钟山区建设现代文明新农村 前言 美丽乡村--月照社区独山村。图片来源:乌蒙新报 近年来,六盘水市钟山区全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五改”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以“五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五化”点亮村庄环境,以“五配套”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加速推进农村传统文明向现代化文明发展。 “五改”改善居住条件通过改厕、改厨、改房间、改院坝、改圈,村民居住条件逐步好转。 改厕,对使用旱厕的农户,在其室内选一间面积不超过6平方米房间,根据农户意愿,安装水冲式蹲便器、热水器、淋浴设施、冷热水阀门、节能灯、防漏电插座(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行购买安装)。若室内不具备条件进行厕所改造的,由村民提供土地在室外修建面积6平方米的厕所。新厕所投入使用后,原旱厕农户必须自行拆除,目前改厕完成户。 改厨。由农户提供一间房屋,厨房面积不得超过6平方米,为农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行购买安装)安装灶台、洗菜盆、水龙头、储水桶、油烟排气扇,有灶台一侧墙体贴瓷砖。若室内不具备条件进行厨房改造的,由村民提供土地在室外修建面积9㎡的厨房。新厨房投入使用后,农户原室外厨房必须自行拆除。目前完成改厨户。 改房间。室内,对农户房间墙体瓷粉粉刷,地面水泥清光,室内顶板瓷粉粉刷(如瓷粉无法处理的砖混结构室内顶板采用竹压板装饰,砖木结构或纯木结构室内顶板在楼枕上安装可承重木工板并预留通气孔),不具备瓷粉粉刷条件的墙体可进行水泥清光后瓷粉粉刷。室外,由钟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房屋外观改造标准化图纸,按图纸要求进行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未安装门窗的安装本地木门、木窗或铝合金窗,入户门安装1道防盗门。非景区景点、特殊区域不得提高外观改造标准,目前完成改房间户。 改院坝。对院坝夯实后浇灌混凝土硬化,面积不能超过50平方米,如需增加院坝面积的,超出部分由农户自行改造。院坝摆放垃圾桶,安装院坝灯,院坝边缘由农户自行种植果树(如苹果树、李子树、梨树、桃树)或其它树种,房前屋后有土地的必须进行微田园布局(种植蔬菜),目前完成改院坝户。 改圈。对结构安全的原有圈舍,地面进行水泥硬化清光,安装照明灯,设置污水管道及通风口。农户原圈舍无法改造的或无圈舍但有需求的统一纳入已建好的集中式圈舍。改圈后,原圈舍必须由农户自行拆除,目前完成改圈户。 “五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通硬化路、通安全水、通安全电、通广播电视网络、通天网监控,逐步实现居民出行方便、用水方便、用电安全、电视可看、天网覆盖。 通硬化路。按照交通部门要求修建村村通、组组通,改变以往晴天灰雨天泥的情况。北部五镇乡组组通总任务数.8公里,已完成路基开挖.13公里,浇筑路面.88公里,串户路任务总.98数公里,完成.14公里。 通安全水。安装自来水水管,同步安装一户一表,管网布到厨房、卫生间、院坝、圈舍。水源量不能保障的,增加水泥储水池等储水设施。并建立镇(乡、社区)、村、组管道维护费用的收取、水源点的保护等运行机制,已有户通安全水。 通安全电。安装一户一表一总开关,线路老化的重新安装铜芯线,以满足负荷需要。年,钟山区范围内配电网改造总投资1.亿元,其中北部五乡镇投资万元,重点解决北部五乡镇27个深度贫困村等连片石漠化贫困区薄弱电网的升级改造,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实现户均配变容量2.1kVA,供电可靠性达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7.9%。目前完成安全通电户。 通广播电视网络。逐步实现村村通广播,户户通数字手机,户户能收看数字电视,移动、电信、联通4G网络信号覆盖,党的声音传遍家家户户,目前完成通广播电视网络户。 通天网监控。在镇(乡、社区)、村的主干道、主出入口、路口安装天网视频监控,织牢农村安全保障网,天网工程正在准备实施中。 “五化”点亮村庄环境房前屋后绿化。农户自行种植果树(如苹果树、李子树、梨树、桃树)或其它树种,房前屋后有土地的必须进行微田园布局(种植蔬菜),部分农户已经自行种植花卉苗木,房前屋后绿化工作有序开展。 室内室外“文”化。进村入户添加文化元素,如新时代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家庭文化、孝道文化、寨门文化,形成良好文明乡风。门口贴对联,墙体上绘画,形成良好文明乡风。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户将各种文化元素融入住宅。年春节期间,钟山区帮扶干部为农户送新春对联,增加节日气氛。 垃圾污水净化。逐步实现每户有1个垃圾桶,每寨有1个垃圾收集堆放点,各镇(乡)、村建立环境清扫制度、保洁制度,制定好垃圾处理方案,实现垃圾处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管理模式。厨房和卫生间排污管道连接化粪池后接到室外污水主管网,若农户相对分散,排水无法排入主管网,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并配备生物滤池进行生态净化。根据地形地貌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集中型、联户型、散户型处理设施,逐步实现户户有化粪池。钟山区作为“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区”,已在大湾、大河、汪家寨等乡镇试点实施,效果明显。 农村道路亮化。在进村进寨道路上,按间距20米一盏,安装高4.5米单头太阳能路灯,灯杆采用蓝色为主白色为辅的不锈钢、防腐铁质或新型节能材料,目前已经安装路灯个。 村寨整体美化。将山、水、林、田、路、湖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发掘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符号,依托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禀赋,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打造特色村寨。目前已打造出大河镇周家寨村、月照双洞村和独山村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五配套”丰富村民业余生活配文体活动小广场。在每个行政村因地制宜配套建设一个活动小广场,所用土地由平台公司征用,产权归平台公司所有。用于开院坝会、农民讲习所、村民议事、村民休闲集散、户外运动等活动,并配套安装健身器材。地面采用水泥清光或透水砖,安装路灯,适当种植景观苗木。汪家寨镇已有部分村文体活动小广场投入使用。 配公共厕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结合使用人口而定,所用土地由平台公司征用,产权归平台公司所有。采用水冲式公厕,公厕内女厕建筑面积大于男厕,男女蹲位比例宜为2:3,室内净高宜为3.5米至4米,配套化粪池(容量根据使用人数计算确定),污水无法排入污水收集管网的,根据污水量建设生态净化设施。现已建成公共厕所91个。 配便民小停车场。停车场规模应根据地形条件结合文体活动小广场设置,所用土地由平台公司征用,产权归平台公司所有。地面建设采用水泥清光或者透水砖铺设,停车场安装照明灯,北部五乡镇正在组织实施,汪家寨镇、青林乡部分村已建有便民小停车场。 配卫生室等便民场所。根据自然村寨农户规模,适度设置便民超市。按照卫计部门标准建设村卫生室,已完成35个卫生室主体工程。 配“六合一”工程。在人口集中区域建设超市、洗浴中心、公厕、理发室、电商、老年活动中心“六合一”,按照‘三变+扶贫’的模式,村民、村集体、合作社占相应比例进行入股,并按照盈利进行分红。在建“六合一”工程82个,32个已完成主体部分,青林乡灰依村“六合一”工程已经投入使用。 来源:河北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