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 来源:企鹅杏仁医生 “宫颈癌的发病特点就是无声无息,等到出现月经异常、白带带血、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已经是宫颈癌中早期的症状了。” 据妇产科主任介绍: “幸好这位患者提前做了检查,避免了宫颈癌的发生,但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宫颈癌疫苗,却不知道早筛的必要性!” 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亡的癌症 宫颈癌可并不是小众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数据显示:宫颈癌是中国15岁至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仅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56.1万例,死亡病例28.5万例。 说人话就是:平均每1分钟就有1名女性患宫颈癌,每2分钟就有1名宫颈癌患者死亡。 这4大高危人群更应该警惕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年,德国的豪森教授因为发现HPV导致宫颈癌,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HPV有超过种,其中能致癌的,至少有13-16种,被称为高危型HPV。而其中16、18亚型,导致超过70%的宫颈癌,属于非常高危的亚型。 无数的研究也证实,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HPV病毒的发现,宫颈癌成为第一个可防可控的癌症。 如果能预防高危HPV感染,或是在病变早期及时诊治,真正死于宫颈癌的人少之又少。 有研究显示: 在中国,99.3%的宫颈癌的发生可归因于HPV感染;60%~7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曾感染过HPV。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染HPV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因此很难被察觉。 以下4种症状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该格外注意: 1.阴道不规则流血 2.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味道腥臭、有血 3.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4.性交痛、出血 怎样才能预防宫颈癌? HPV病毒主要通过性、密切接触和间接接触进行传播。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固定、使用安全套、注意个人卫生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定期筛查,及时发现高危型HPV感染、和尽早接种HPV疫苗,对于预防宫颈癌至关重要。 疫苗 不多做解释,只需要注意,疫苗只针对特定高危病毒,并不能防御所有HPV病毒。 医生建议: 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首次性生活之前,推荐年龄是9~26岁。 早筛 从HPV感染发展到宫颈癌往往需要5~15年的时间。 通过早筛,在细胞病变前进行治疗,宫颈癌治愈率可以达到%, 临床数据显示,即使是宫颈癌最开始的一期状态,治愈率可以达到80%到90%,但发展到四期只有10%了。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 21-29岁,可以每3年做一次早筛, 30-65岁的女性,可以每5年做一次早筛。 疫苗?早筛?我应该选哪个?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 “疫苗和早筛我应该选哪个?” “是不是去打了疫苗就不用早筛了?” 先说结论:疫苗没有进入医保,价格比较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疫苗可以打,但是 疫苗不能替代早筛! 疫苗不能替代早筛! 疫苗不能替代早筛! 香港卫生署也提示:即便已经注射9价疫苗,也需要定期进行早筛检查。 在医学中有所谓的三级预防体系: 一级消除病因:包括健康教育、加强环境卫生,还有注射疫苗。这是第一道也是最基本的防线,让你不要感染高危HPV病毒。 二级“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筛检查是属于第二道防线。 三级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与康复。多数时候是为了减少痛苦,并尽可能的延长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三道防线不可互相替代。 所以你说有了疫苗就不用进行早筛了?? 疫苗和早筛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都可以有效预防宫颈癌,难道你有了左手就不要右手了??? 疫苗确实可以降低风险,但是在现阶段,HPV疫苗还未进入医保,价格偏贵。 以四价疫苗为例,总共3针,却需要块钱,而这个费用,已经能满足30年正常早筛检测的总费用。 其次,疫苗只是降低风险,并不能%的起到保护作用。 除了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外,其他导致宫颈癌的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理论上,以HPV四价疫苗为例,大概只能预防70%的宫颈癌发生,即使接种了疫苗也应该定期进行早期筛查。 说打了疫苗就不用早筛了,这就和用左轮手枪赌命一样,一个手枪6个弹道,只有1个有子弹,但是你敢扣动扳机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