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5/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整理的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小升初)模拟试卷,考前必练!

期末测试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8分)1.看拼音,写词语。(6分)xì nìtān wèijīng huáng(    )(    )(    )sōu jíáo zhōuzǔ lán(    )(    )(    )2.[易错跟踪]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缴纳(jiǎo)正月(zhēng)B.栖息(qī)呜咽(yè)C.宝藏(zàng)诲人不倦(huǐ)D.惆怅(chàng)哄堂大笑(hōng)3.[易错跟踪]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诸候 追根求源B.磨练 独出心栽C.演译 迫不急待D.辩解 截然不同4.“邂”是形声字,它的读音与(   )有关。(2分)A.刀B.解C.走D.角5.“褐”的意思与下列哪一项有关?(   )(2分)A.衣物B.颜色C.食物D.时间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节日期间,厦门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鼓浪屿人头攒动,南普陀寺人潮汹涌,北辰山摩肩接踵,土楼村落锣鼓喧天。A.人头攒动B.人潮汹涌C.摩肩接踵D.锣鼓喧天7.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老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B.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C.和相依为命的母亲一起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故乡万象更新,已找不到昔日的痕迹。D.专家非常和气、耐心,我们不耻下问,专家乐于教……一年来,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技术。8.下列四篇文章,哪一篇不是老舍的作品?(   )(2分)A.《猫》B.《草原》C.《匆匆》D.《北京的春节》9.下列哪一项含月的诗句没有表达离愁思乡?(   )(2分)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0.[易错跟踪]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手法,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眼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A.夸张 比喻 反问B.反问 夸张 比喻C.比喻 夸张 反问D.反问 比喻 夸张11.[易错跟踪]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你大概有十二、三岁吧?B.明天参观历史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C.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D.朱自清在《匆匆》里写道:“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2.下列句子中,哪一项不是运用“心情融于景物”的写法来表达情感的?(   )(2分)A.(男孩儿)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B.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C.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D.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13.将句子“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②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自己在努力,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③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④当阳光洒在它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之后14.填空。(8分)(1)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2)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3)《游园不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了蓬勃向上,关锁不住的生命力。(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________”和“__________”将早春草色与暮春满城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了早春景色的可爱。(5)《迢迢牵牛星》中运用动作描写,写织女织布时忙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32分)(一)地震是怎样发生的(14分)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实心椭球体,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约为千米。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千米。地壳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层,下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千米,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成大陆的主体。地幔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厚度约为千米。它的上部也是一些岩石,主要是超基性岩(如橄榄岩)和榴辉岩。岩层之下的地幔物质,温度很高,具有可塑性,在力的长期作用下,以一种半黏性流动的形式,缓慢地改变形状。地核在地幔之下,半径约为千米,其外部表现出液体的性质,在内部可能存在一个半径为千米的固体内核。科学分析表明,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上部边缘的岩层里,其中以离地面20~30千米的地方发生的地震最为常见。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层里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这是由于那里的岩石在力(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破裂,这个破裂处就是震源,地震活动便从这里开始。我们可用两手弯曲一根木棒,当力大到一定程度时,木棒的弯曲处便会破裂,在其断裂的一刹那,两只手会感到震动。木棒的破裂处就是震源,感觉到的震动便是地震。钢硬的岩石为什么会像受力的木棒一样破裂呢?首先,因为它是钢硬的,所以才会破裂;其次是有力作用在它身上才能使它破裂。在地下,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力的作用,而且这些力会在某些地方积累增强,当增大到岩石承受不了时,就会发生破裂。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地壳运动。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在构造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引起断裂变动,这种变动是地震发生的主因。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都是由于地壳的断裂变动造成的。此外,火山爆发、陨石坠落、水库蓄水、人工爆破等也可造成地震,但其数量少、规模小。我们要预报预防的主要是前者。15.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哪个层面?(   )(2分)A.地壳B.地幔C.地核 D.地壳和地幔上部16.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A.地壳断裂变动B.火山爆发C.水库蓄水D.人工爆破17.“假如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D.列数字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有人说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可能”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你写两条地震逃生小常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一碗热汤(18分)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地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您家住哪儿?”“住在税务局那块儿。”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元!”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21.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2分)A.老婆婆B.服务员C.餐厅经理D.男服务员22.老婆婆到店里想做什么?(   )(2分)A.买个肉饼B.走累了歇脚C.喝碗热乎汤D.吃碗打卤面23.下列哪一项不是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2分)A.为人实诚B.关爱老伴C.坚强乐观D.爱占小便宜24.婆婆已“抽中”一等奖,经理达到了目的。下列哪一项是作者安排“继续抽奖”的根本原因?(   )(2分)A.经理是商人,趁机做广告,把给老婆婆的钱捞回来。B.继续抽奖,顾客们才会看出抽奖的真相,并放弃领奖。C.二三等奖还没有抽出,如果不继续的话,经理就会食言。D.表明顾客受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善心的传递,深化小说的主题。25.文章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三次特别对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27.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吧。要求: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不少于字。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细腻 摊位 惊惶 搜集 熬粥 阻拦2.C 3.D 4.B 5.B 6.D 7.D 8.C9.C 10.C 11.A 12.B 13.C14.(1)少壮不努力(2)寒食东风御柳斜(3)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4)草色遥看近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5)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一)15.D 16.A 17.A18.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句话把震源比作木棒的破裂处,把地震比作我们折断木棒时两只手感觉到的震动,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例来说明科学道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19.不能删去,“可能”表明是一种推测,与目前的科学认识状况相符合,删去就变成确定了,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0.示例:利用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可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躲避时还应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二)21.A 22.C 23.D 24.D25.这句是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天气的寒冷;正是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老婆婆才会想起喝一碗热汤,引出下文的故事;寒冷的天气也和饭店工作人员的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人性的善良做铺垫。26.第一次: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第二次: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第三次:经理安排男服务员以下班顺路的名义送老婆婆回家。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27.思路点拨:你最难忘的一幕是什么?是亲人的重逢,还是父母的责备;是朋友的惜别,还是误会冰释后的拥抱;是获得成功的时刻,还是遭遇失败的瞬间;是欢欣鼓舞的激动,还是绝处逢生的惊喜……想想你为什么难忘?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从你成长的记忆中选取一件事,把过程写具体,重点描绘难以忘怀的画面,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 例文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