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市严峻的环保形势,今年4月以来,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红桥住建局启动了“蓝天保卫战”。为发挥典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住建局全力打造辖区文明施工扬尘治理样板工地,全面推进开发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标准化建设。医院医养融合项目是在此期间推出的样板项目。 医院医养融合项目是一个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养融合综合体。该项目为PPP项目,由神州长城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建设,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项目提供建设用地,采取BOO形式运营。项目总投资11.8亿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项目自年8月份正式开工以来,目前项目前期已经完成场地平整,测量,勘探,施工道路修建等工作。项目已投入资金余万,年内完成投资额约3亿元,目前正在地下室开挖和进行桩基施工。 项目手续方面现已完成立项批复、备案批复、可研批复、节能评估报告批复、环评报告批复、PPP实施方案批复、物有所值评价批复、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批复等一系列手续,并列入了年贵州省重大重点工程。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项目所有参建合作单位将“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第一要务,强化落实,努力把项目现场打造成“花园式工地”形象,具体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一、提高对蓝天保卫战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所有参建合作单位的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灌输到所有管理人员和项目施工人员的思想中、行动中去。 二、在资金投入和专款使用上加以保证。成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专项资金”资金账目,以确保在实现“蓝天保卫战”的行动中,保障能够足够、及时地提供资金,做好最基本保证。目前投入专项资金达六十余万元。 三、在组织构架和岗位责任上加以管控。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及“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工作小组,在住建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和指导下,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实施管控体系,制订详细的管控措施,做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将管控目标、管控职责、管控形式、管控手段,公开公示,所有管理责任人知道:为什么要管、要怎么管、管到什么标准。 四、在现场实施和运行操作上加以落实。 1、设置宣传标语牌五十八块、警示标语条幅二十六条,做好宣传工作,从年4月12日起,每天做好“蓝天保卫战”工作日志,并上报给虹桥新区住建局监督部门有关领导。 2、规范性规划和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整个项目工地设置三个出入口大门,并配置封闭大门、保安室,安排专职保安24小时值班。项目工地建成2.5M高砖砌、抹灰围墙。围墙外侧%布设公益广告和公司宣传图画。 3、以“主施工道路”为主线,确保施工道路%硬化,未施工区域进行%绿化,努力打造“花园式工地”形象。完成8M宽施工现场主施工道路,后续根据总体平面设计规划和施工进度,建成6M宽次施工道路,并形成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的环路。根据现场安全要求,采取人车分流形式,设置车道、人行道、以及人车分流护栏。主施工道路两侧设置1.5M宽绿化带,种植树木、草坪,配备临时消防设施。 4、对所有未施工区域,全部进行草种的播撒工作,与密目网全面覆盖形成双重保证,杜绝扬尘现象。 5、对现场内所有未施工部位裸露土,采用密目网进行%全覆盖。对现场工地外,可能造成的扬尘裸露土石方,也进行全覆盖。 6、配备15T洒水车,由后勤主管责任人安排进行施工道路、办公区、生活区“洒水治尘”工作。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晒水,确保现场工地无扬尘现象。购置4台“雾炮机”,在施工作业区进行不间断喷雾降尘。在基坑走边,采用“旋转喷洒”处理可能出现扬尘的部位。对少量局部不可操作的部位,由卫生工作人员采取水管晒水的方法加以防尘。 7、工地出入车辆%防污染措施。工地现场三个出入大门均设置洗车池、洗车喷枪,由专人进对驶出现场工地的所有车辆进行冲洗。设置洗车池“三级沉淀池”,后排入污水排放系统。所有驶出车辆,特别是土方运输和垃圾清运的车辆,按照要求采用全覆盖密闭车辆,杜绝土方或建筑垃圾“滴洒抛漏”。 8、建立蓝天保卫战专项工作日志,对每日防治扬尘情况进行相应记录和整改。 通过全面落实“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实现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整洁有序,为蓝天更蓝、空气更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中杨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