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教育情,心系帮扶话友情。遥远的他乡有渴求传经送宝的期待,更有行山路踏雨雾、蹒跚而出待育成长的花朵。帮扶——遥远的牵挂。年中秋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大连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校长、园长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支教团队一行20人,响应大连市《东西部对口扶贫》的号召,扶贫先扶智,横跨三千多公里,前往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开展为期一周的结对支教帮扶工作。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高新区实验学校黄冰凌校长由此开启了对勺米中学和勺米小学以及辐射校的结对帮扶之旅。对接交流、制定帮扶方案、搭建帮扶平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观摩校园活动、深入课堂指导、座谈传经、交流送宝等等。 黄冰凌校长不畏路途遥远,不怕起早贪黑,与身体不适斗争,克服重重困难把办学理念、管理经验传进大山,把教学心得、问题驱动高效课堂的思维递向期望知识的教师,赢得了勺米镇校区领导、师生的尊重和爱戴。 帮扶路上还有你我他,年10月辽宁师范大学附属高新区实验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梁圣富作为领队带领大连高新区、中山区骨干教师团队一行16人,再次奔赴六盘水水城县,对水城县25个街道、乡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覆盖帮扶对接工作。 一月内团队翻山越岭,日行百里,足迹遍及水城县22个街道乡镇,73所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在此期间,梁副书记带领团队两次对接勺米镇校区,对勺米中学、小学、滥坝小学等学校进行帮扶指导工作。 工作期间,梁副书记有针对性地对学校党建、师德、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 随队支教老师们深入课堂,观摩了对接学科的常态课,开展了听课、评课、教研等活动。从“任务驱动”、“老师应该做课堂上的背景而不是风景”、“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等角度,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将大连先进的教学模式介绍给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并就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方法进行深入讨论。 为了让教育扶贫精准到位,为了让帮扶成果持续化发展,为了让帮扶工作落地生根,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对接帮扶延续到教师群体,辽附实验学校与勺米镇校区的领导、教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