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都,正值青春年华。 六盘水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中国凉都”的故事,则刚刚开始。 上个世纪60年代,十多万三线建设者在这里挥洒青春与汗水,一座“用火车拉来的城市”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成为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很多80后幼时的记忆中,爷爷辈流传的“巴浪河畔美如画,水中尽是鱼和虾”不过只是传说。 转变思路,华丽转身。三十年后,这里的日新月异又让80后的青春记忆定格在了山清水秀的乡愁里。“江南煤都”变“中国凉都”,这不是传说。几天前发布的“贵州全省各市(州)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结果显示,六盘水被评为“良好”等次。北纬27度以南唯一的冰雪风景线、大火炉城市的夏季“救星”、“六马”夏季清凉马拉松……把“冷”资源变“热”,六盘水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凉都”从贵州西大门走向东盟国家,开始把磅礴乌蒙连接到珠三角、长三角。 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改革红利、政策红利等叠加效应让青春的六盘水焕发出无限生机,新动能、高质量、高效率将开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发源于六盘水的“三变”改革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六盘水市被增补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这里的脱贫攻坚之战备受瞩目。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奋力续写新时代六盘水改革发展新篇章里,中国凉都充满着干部群众十足的干劲。 中国凉都,我把青春献给你。 作为六盘水市的外宣网站,改版升级后的中国凉都网( 拥抱新时代,从这里走向未来。 我把青春献给你。 我在中国凉都等你。 牂牁江风景区赵明摄 天湖 龙池 月照养生谷 水城古镇一角 玉舍滑雪场 野玉海千户彝寨 “三变”改革发源地之一米落半方塘 来源:中国凉都网 图片:赵明 编辑:李涛涛 统筹:李蕊娇 总值班:刘云冰 策划:潘晴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