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新闻提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年以来,六盘水市、大连市两地人社部门认真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对接交流,携手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做好劳务协作工作。截止11月底,年六盘水市已转移贫困劳动力到大连就业人。“这次在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之下完成的带编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的招聘,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为此,我们人资社保局从前期的接洽过程,到中期的招聘流程,再到后期的人才输送,都派专人负责,确保此次招聘的顺利进行。”六盘水市人资社保局副局长杨晓智介绍到。为搭建平台,给全市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年,大连市县区事业单位面向六盘水市招聘1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据悉,这次招聘,涉及大连市中山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委党校、大连市西岗区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服务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帮万家服务中心等7个部门的共10个岗位,均为事业编制。然而,这并不是大连、六盘水两地人力资源部门的首次“牵手”----年9月11日,第一批六盘水市——大连市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精准扶贫班开班,通过在六盘水市水钢技师学院进行短期培训后,他们将去往大连市,在企业提供的岗位上以学徒制方式进行实操上岗培训,然后就地就业;年4月26日,主题为“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就业脱贫”的年东西部劳务协作大连市中山区专对接水城县专场招聘会在水城经济开发区举行;年11月25日,22岁的水城县蟠龙乡二道岩村村民陈江怀和其他3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抵达大连市,他们将在大连实现就业;......远邻如近亲,志合越山海,越来越多的六盘水人,开始在大连谱写勤劳致富的新篇章。而在六盘水,也有越来越多从“海边来的亲戚”提供人力支持。12月12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四。水城县职校支教老师陈弘一大早就来到了培训中心,做课前的各项准备。“在当初筹建的时候,我就参与进来,做一些购置、安放设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陈弘说。目前,由大连市援建的1台五轴铣立式加工设备、5台三轴铣立式加工设备、5台数控机床成了学生们上课时的好“伙伴”。“大连市一共援建了11台价值万元的设备,与此同时,我们学校的数控、中式烹饪两个专业进行‘2+1’、‘3+3’的办学模式。”水城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曹思云告诉记者。通过“2+1”办学模式就是,数控、中式烹饪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前两年就读于水城县职校,第三年到大连轻工业学校就读,还可以在大连安排就业;而“3+3”办学模式,是指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本地完成三年的中职学业后,可以去辽宁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毕业后可以安排就业。“任何的人才输送,都是在充分尊重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的,毕竟就业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必须‘以人为本’。”杨晓智坦言。为了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六盘水市人社部门各级工作人员、帮扶队员、驻村干部采取实地调研、入户排查、逐步逐人核实登记等形式,全面摸排统计贫困家庭现状、劳动力就业失业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加强动态管理;同时,在大力宣传东西部劳务协作暨转移就业激励政策工作中,对有意愿前往辽宁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开展一对一交心谈心,全面掌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为精准帮扶转移大连、实现稳定就业奠定基础。此外,在认真分析贫困劳动力文化素质、技能水平的基础上,结合贫困劳动力意愿,以实现稳定就业为目标,派选专人联合大连人社部门工作人员,收集筛选适合六盘水市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企业和岗位,实地考察体验,确保人岗相适。为帮助转移大连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两地人社部门合理抓好稳岗工作,随时处理和解决就业人员遇到的各类突发问题和困难,对犯“思乡病”和饮食不习惯的,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送上六盘水本地特产;每逢转移就业人员生日时,由企业为其购买蛋糕,并邀请其他六盘水务工人员一起过生日。“有志者事竟成”。自东西部劳务协作开展以来,六盘水转移劳动力在大连认真学习业务,苦练技能本领,辛勤耕耘劳作,努力实现由劳动力向生产力转变,由劳动者向建设者、创造者转变;从大连跨越山海而来的优秀人才,以加强劳务协作为突破点,着力建立劳务协作长效机制,推动劳务培训和就业一体化,并在大连市建立市级、县级劳务协作工作站。虽说很多六盘水人并未到过大连,很多大连人也并未踏足过六盘水,但从结对帮扶到东西部扶贫协作,让这两座城市的百姓成为了“陌生而熟悉的亲戚”,结下山海深情,两地的人力资源协作圈也将越画越“圆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黄瑶编辑屠琪编审陈诗宗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