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xwdt/191016/7540336.html 人生何处不相逢 最美的祝福 不得不说,在来贵州之前,对贵州有一些刻板印象,或者说没什么印象,除了喜欢银饰的少数民族,没有什么概念。 今年参与了贵州电网的一个项目,在元旦前后,第一来到贵阳。第一次体会到了屋里比屋外冷是什么感觉。项目开始后,和来自乌鲁木齐的沈老师,来自广州的宾老师以及同事韩文文一起组成项目小组,开启了每月一周贵阳的项目生活。今天,项目暂时告一段落,今天大家依依不舍告别,内心有一些感受,想记录下来,感谢这一年来的欢声笑语和进步。 沈凤梅老师,未曾谋面之前就听过她的故事,厚德为新疆电校培养内训师,一批内训师中,沈老师脱颖而出,是其中的佼佼者。 宾亚萍老师,刚才南网退休,正在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老年大学上起来,糕点店开起来,然而因为宾老师在师资转型和培训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厚德“连哄带骗”请了宾老师做专家。 文文老师和我分别搭配沈老师和宾老师,项目经理悄悄跟我说,沈老师是一个非常严格和较真的人,让文文老师跟沈老师吧,宾老师非常爽朗,跟你比较搭,你和宾老师搭伴吧。 之前就有同事告诉我,沈老师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工作时间,永远高跟鞋。果不其然,工作期间,沈老师永远是5厘米及以上的高跟鞋,一身正装。起初我也是高跟鞋噔噔,然而,贵阳是“天五三分晴,地无三分平”,几乎没有平路,上坡下坡楼梯交替进行,上坡还好,下坡的时候,我真的是崩溃,后来我就悄悄换上了平底鞋,然而从冬天到现在,沈老师依然坚持着非常正式的高跟鞋。 沈老师的敬业是24小时制的,每天早上约好集合的时间,沈老师永远早到,哪怕我偶尔早到,也没有早过沈老师,所以沈老师到底提前了多久,至今是个谜。项目过程中,无论是需要加班,还是加工作量,沈老师总是欣然接受,保质保量完成,甚至牺牲午休时间给学员补课。 沈老师让我佩服的,还有在课程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多年的授课经验,反哺了课程开发的能力,从整理框架设计到细节的打磨,以及课堂呈现的技巧,沈老师都耐心的给学员指导。几个月里,许多学员从最初的抵触到积极配合虚心请教,可能也是被沈老师的专业折服。 沈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闲暇时间,开启探索贵阳模式。我们一起去看了桃花,去贵阳大剧院看《多彩贵州风》的演出,寻找特色小吃,吃完饭甲秀楼附近散散步…… 沈老师喜欢研究历史文化,结束工作后,就到各地去走走看看。有时间的时候,总看到沈老师在做攻略,研究路线,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针对性的选择景点去看看。沈老师是一个恬静的人,往往这样人内心最强大。 宾老师本身就是贵州人,在六盘水长大,后来到了贵阳工作,再后来去了广州工作,所以在贵阳做项目,也算是到了家乡,所以宾老师总是热情介绍贵阳的美食和美景。和宾老师在一起,氛围就会暖起来,总是笑声不断,宾老师亲和力极强,还会毫无保留的和我们分享家人朋友的故事,在班车上,我们总是聊得不亦乐乎。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对宾老师的敬佩也是与日俱增。成功的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些优秀的品质。宾老师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很高的天赋。最早在中学教物理,后来到大学教书,再后来到了企业做管理,每次转型,宾老师在度过了挫折期后,都成长为了不但胜任这个岗位,且做到优秀。印象最深刻的,宾老师对于新员工的培养和管理,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且以身作则,不得不说,名师出高徒,从职场小萌新到每个人拎出来,都能独当一面,宾老师真的做到了领路人的角色,宾老师的那群“小朋友们”对宾老师也是充满了感情,我想宾老师是他们人生中的贵人。 宾老师乐观开朗,且有坚忍不拔之志,尤其是每个细胞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退休后,到老年大学报名,学唱歌学弹琴,即使出来工作,也带上便携式琴键,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以后先练琴。宾老师非常重视亲情,不但把儿媳当女儿养,每年都提前做好计划,带上家婆和妈妈去旅行,让两位长辈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为了将妈妈的制作月饼的手艺传承发扬,盘下店面,一步一步学习开店,学习制作月饼,让妈妈的味道传承下去。每次见面,宾老师还会把在老年大学里学习的摄影技巧教给我们,大家一起拍拍照片,寻找身边的美好。 愿你飞向向往的生活 两位老师在有意无意中,教会我们很多。宾老师的应变能力非常强,沈老师的执行力非常强,两位老师的情商也特别高,让我们不知不觉中也向两位老师看齐,也许两位老师也是我们人生中的贵人,除了在工作中给我们指点迷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也会给我们诚恳的建议。工作需要勤恳努力,家庭生活需要悉心经营。 两位老师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职场上没有一帆风顺,有的时候不是你要去改变,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会推着你往前走,这个过程中,唯有付出更多,才能走下来。宾老师说,晚上十点把孩子哄睡了,打开电脑开始干活,都是这么熬过来的。沈老师说,培训班事无巨细,所有的事情都要操心都要提前准备,都要一遍遍确认。 两位老师也时常夸奖我们,说文文老师和郝帅都是小暖男,他们总是把行程安排的妥妥当当,很多细节非常照顾我们。我们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项目组。 项目过程中也遇到学员的抵触情绪,两位专家凭借专业能力和多年的工作经验,一一化解。最终得到学员的认可,项目的成果也很明显,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我们在贵阳结下了缘分,度过了愉快的时光,我们一起爱上了爽爽的贵阳,一起经历了贵阳的春夏秋冬。虽然暂时分离了,但是我坚信,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遇,下次相逢,我们一定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会以更美好的姿态相聚。祝福两位老师,也祝福多彩贵州。 孙利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