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80岁

主诉发现右乳肿块1月余。

现病史双乳不对称,右乳较左乳大,右乳中央区可触及一约2.0cm×1.0cm的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左乳未及明显肿块。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阴性

超声无

CT/MR扫描X线检查采用GE公司Snographe全视野数字乳腺机。患者常规行双乳CC位、MLO位摄片。MRI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1.5TAvanto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患者采取俯卧位头先进,身体及双肩放平,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专用乳腺相控阵表面线圈内。扫描序列包括:(1)平扫T1WI横断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动态成像序列(fastlowangleshot3D,FLASH3D)扫描,主要参数TR8.6ms,TE4.7ms。(2)平扫T2WI脂肪抑制横断位及矢状位:横断位采用短翻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hortTIinversionrecovery,STIR)扫描。主要参数TRms,TE56ms。矢状位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astspinecho,FSE)扫描。主要参数TRms,TE65ms。(3)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序列(singleshotechoplannarimaging,SS-EPI),DWI主要参数:TRms、TE81ms,b值为0s/mm2、s/mm2,层厚4.0mm,层间距2mm,激励次数3,视野mm×.72mm。(4)动态增强扫描(DCE-MRI):采用FLASH3D技术,其主要参数同平扫T1WI。DCE-MRI共进行包括蒙片在内的8次重复扫描,每次扫描时间60s。除蒙片与第一期增强扫描(即第二次重复扫描)间隔24s为注药时间外,其余第3~8次扫描为连续无间隔。对比剂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团注,剂量0.2mmol/kg,速率为2.5ml/s,对比剂注射于蒙片扫描结束后立即开始,完毕后以相同流速注射30ml生理盐水冲管。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医看

答案解读:B

解析:该病例在乳腺X线片上CC位及MLO位投照均位于乳头正后方,因此定位应该为中央区,病灶两个位置均可见而且具有突出的边缘,符合肿块异常X线表现,肿块呈卵圆形,边缘毛糙不清晰,密度与相同腺体比较高于腺体组织,而且其内密度不均,未见钙化。

问题二

在乳腺X线检查基础上,如果要明确该病变的性质,下一步应该选取何种影像检查方法(多选)

A乳腺导管造影

B乳腺超声

C乳腺核磁共振

D胸部CT

答案解读:C

问题三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

A纤维腺瘤

B乳腺癌

C粘液腺癌

D囊肿

答案解读:B

解析:

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ER(90%+),PR(80%+),Cer-B2(2+),Ki67(4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患者为老年男性。查体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影像表现病灶边界模糊,密度或者信号不均,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DWI呈不均匀增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后病灶早期边缘强化明显,动态增强扫描逐渐向病灶中心填充,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快速流入-廓清型。具有典型乳腺癌征象。

本病易误诊为男性乳腺发育,但男性乳腺发育病灶没有占位效应,密度及信号与正常腺体类似,无恶性钙化,ADC值不低,MRI动态增强扫描呈缓慢流入-持续上升型。

鉴别诊断

本病例鉴别诊断上需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男性乳腺发育:多见青春期及壮年期,双侧多见,触诊病灶质地较乳腺癌软,界清,活动可,多位于乳晕后,影像学表现病灶呈片絮影,没有占位效应。表现为结节者,边界清楚,乳头、乳晕正常,密度及信号与正常腺体类似,无恶性钙化,ADC值不低,MRI动态增强扫描呈缓慢流入-持续上升型。

(2)乳腺炎:少见,病史短,急性者有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抗炎治疗后好转,影像表现为病变腺体致密、模糊,乳腺小梁及乳内血管影增多、增粗,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浑浊。

病例供稿:医院吴建萍

专家点评

男性乳腺癌是指发生于男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在0.5%以下。大多数为浸润性导管癌(85%),其次导管内癌或乳头状癌,小叶癌罕见。病因不明,与家族性、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乳腺发育、环境因素等有关。年龄通常大于60岁,单侧常见。临床触诊多表现位质硬、活动差、无痛性肿块、乳头内陷。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较女性差。

影像表现病灶偏乳头偏中心肿块,形状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不清楚或毛刺,部分界清,可合并钙化,侵犯周围组织。T1WI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不均匀低/等信号,其内可见囊变、坏死。DWI呈不均匀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部分肿块周围在T2WI可见清晰的低信号包膜,但在增强后包膜变得不清晰或消失。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常呈快速流入-平台型、快速流入-廓清型。乳头受累并强化,皮肤增厚粘连。

本病主要与男性乳腺发育及乳腺炎鉴别。男性乳腺发育主要以结节型鉴别,但男性乳腺发育通常双侧发病,且不会出现皮肤粘连、乳头内陷等恶性征象。乳腺炎临床病史典型者易于鉴别,不典型者往往依赖病理确诊。

点评专家:医院丁莹莹

长按图片,识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